相关杂志相关协会相关书籍
热门关键词:干燥设备  闪蒸干燥机  旋转闪蒸干燥机  真空耙式干燥机  振动流化床  喷雾干燥机  桨叶干燥机  盘式干燥机  振动筛  离心泵  分散机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资讯频道 >> 企业家之窗 >> 朱森第:推行绿色制造 大力发展节能机械产品

朱森第:推行绿色制造 大力发展节能机械产品

发布时间:2006/9/1 15:49:00  点击次数:8196
机械工业在为社会生产机器的同时,自身消耗了大量能源、材料和水,而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技术装备,又直接影响到使用部门的资源、能源消耗水平。机械工业自身消耗的资源、能源的降低,主要靠推行绿色制造。而降低用户部门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水平,则要靠机械工业大力发展节能、节材、节水的机械产品。
  用能大户节能潜力大

  近年来,机械工业的节能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,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折合标煤呈下降趋势,但节能机电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情况并不乐观。

  据测算,我国工业锅炉年耗煤约3.5亿~4亿吨,占全国燃用煤的三分之一。我国工业锅炉设计热效率一般为72%~80%,但实际运行热效率只有65%左右,而工业发达国家的燃煤工业锅炉运行热效率平均为80%~85%。

  全国在用的各类电动机总容量约达4.2亿千瓦,年用电量约占全国用电量的60%,大部分电动机运行效率与国外*相比低10%~30%。

  风机、泵、压缩机是冶金、钢铁、石油、化工及水处理等行业中的主要动力机械,耗电量要占电动机耗电量的70%以上,因此提高风机、泵和压缩机的能效指标,对节能效果*重要。

  内燃机是消耗石油资源的主要产品之一,目前年产量已达3.5亿千瓦,耗油指标平均比国际*高10%左右。

  如能通过应用各种节能技术,使工业锅炉、工业炉窑、电动机、电力变压器、风机、泵、压缩机、内燃机等用能产品的能耗降下来,将取得*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而节能产品的开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,不仅使用户从中受益,更重要的是,将极大地推动机械工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(详见相关链接)。

  机械工业节能的主要途径

  机械工业是原材料消耗大户,机械工业全行业年耗用钢材约5000万吨,而钢材的利用率还很低,一般在60%~70%,有的甚至更低,与国外*(约为90%~95%)相比,节材的潜力很大。机械产品各种原材料费用约占产品生产成本的60%~70%,因此,某种意义上节材也是节能,更是机械企业提高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
  从工业发达国家的发展和我国近几年的应用情况看,节材技术主要有近净成形、净成形技术,快速制造(RM)技术以及热加工工艺模拟及优化技术。

  近净成形、净成形技术是指零件成形后,仅需少量加工或不再加工,就可用作机械构件的先进成形技术。快速制造(RM)技术是基于产品的数字化信息,由产品三维CAD模型直接驱动,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材料质点,减少使用甚至无需任何工模具,快速完成任意复杂形状的原型/零件/模具的技术总称。

  近年来,随着试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,一门崭新的交叉技术及研究领域---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及优化技术应运而生。热加工工艺模拟及优化技术成为材料热加工各个学科*为瞩目的研究热点及技术前沿,主要有数值模拟、物理模拟、*系统等方法。

 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,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*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。节约用水、高效用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,其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。目前,我国万元GDP用水量是*平均水平的4倍左右,是发达国家的5~10倍。我国灌溉水利用率仅为43%,为**的二分之一,可见潜力巨大。发展节水型机电产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,是开展工业节水、农业节水、生活用水节水和其他领域节水的有力支撑和重要手段。

  因此,要鼓励发展节能、节材、节水产品,主要的措施与建议有:深入进行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,牢固树立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;制定和完善节能、节材、节水的法规和政策,实施强化节能、节材、节水的激励政策,制定实施对耗能、耗材、耗水高的产品征收税费的政策;大力开展节能、节材、节水机电产品的推广应用工作,探索发布、推荐节材、节水技术和产品的有效方式和途径;做好耗能、耗材、耗水高且落后的技术、工艺和产品的淘汰工作;修改完善机械行业能源标准。


(源自:*工业报)
收藏此页】 【打印此页】 【关闭
  • ①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化工机械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化工机械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化工机械网(http://www.chemm.cn)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• ②凡本网未注明“来源:化工机械网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载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载该作品使用时,应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  • ③本网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;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。
  • ④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他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    关于我们 - 联系我们 - 本站公告 - 服务条款 - 网站帮助 - 商务服务 - 法律声明 - 法律顾问 - 友情链接 - 在线咨询 - 网站地图
    全国客服热线:400-667-8871
    Copyright © 2004-2013 中国化工机械网 WWW.CHEMM.CN 江苏东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    • 广告业务(图片广告、会员申请):400-667-8871
    • 设备采购(设备采购、导购咨询):400-667-8871
    • 信息编辑(会员审核、信息发布):400-667-8871
    • 媒体合作( 展会、协会、杂志 ):400-667-8871
    • 人力资源:400-667-8871
    • 图文传真:0519-89897519
    苏ICP备05005804号-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-20110228 E-mail: